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i1.02CoxCryMn2-x-yO4的固相合成及性能表征

任海伦 , 戴永年 , 姚耀春 , 李伟宏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627

采用固相法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尖晶石相Li1.02CoxCryMn2-x-yO4, 研究元素Co、Cr不同掺杂量对产物的结构、晶胞常数、电化学性能和电池内阻的影响. 分析表明, 掺杂少量的Co、Cr的LiMn2O4依然保持着尖晶石结构; 晶胞常数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 从而使尖晶石的比表面积增大, 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初始容量; 并有效地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Jahn-Teller效应和Mn3+的歧化反应. 掺杂Co、Cr后Li1.02MnO4初始容量有所下降, 且随掺杂量增加而减小, 但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固相法 , doping Cr and Co ,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 AC impedance

高能球磨辅助固相法制备Zr掺杂的钛酸锂

张遥遥 , 王丹 , 汪元元 , 张春明 , 何丹农 , 夏永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改进的高温固相法合成Zr4+掺杂的Li4Ti5O12,研究了原位包覆技术、高能球磨和金属元素掺杂对其晶型、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高温固相法能有效阻止颗粒团聚、提升颗粒的均匀分散度;Zr4+掺杂能降低电极极化、提升锂离子扩散系数,从而改善电化学性能.所得Li4Ti4.95Zr0.05O12在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76 mAh·g-1,在40 C高倍率下仍达52 mAh·g-1.另探讨了不同离子半径的Zr4+和Ce4+对掺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离子半径的元素掺杂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高能球磨 , 固相法 , 负极材料 , 钛酸锂 , Zr4+掺杂

橙红色荧光粉Ca10Li(PO4)7∶Sm3+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滕晓云 , 白琼宇 , 边亚燕 , 杨保柱 , 段平光 , 李婷 , 徐书超 , 王志军 , 李盼来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Ca10Li(PO4)7∶xSm3+橙红色荧光粉,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以404 nm近紫外光作为激发源时,Ca10Li(PO4)7∶xSm3+表现为多峰特征,主峰位于569 nm、606 nm、651 nm和713 nm,分别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4 G5/2 →6H9/2 and 4 G5/2 →6H11/2跃迁发射,且606 nm发射峰最强,材料发射橙红光;监测606 nm发射峰,对应的激发光谱包含363 nm、376 nm、404 nm和478nm多个激发峰;改变Sm3+的掺杂量,发现Ca10 Li(PO4)7∶Sm3+的发射强度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x=0.05时发射强度最大,即存在浓度猝灭现象,造成浓度猝灭的机理为电多极相互作用,Ca10Li(PO4)7∶Sm3+的色坐标基本不变,位于橙红色区域.Ca10Li(PO4)7∶Sm3+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激活能为0.188 eV.

关键词: 发光 , Ca10Li(PQ4)7∶Sm3+ , 固相法 , 荧光粉

掺杂离子对红色荧光粉NaLn4(SiO4)3F:Eu3+(Ln-La,Gd,Y)发光性能的影响

郑成祥 , 梁利芳 , 庞起 , 蒙丽丽 , 张丽霞 , 郑金菊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505001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系列NaLn4(SiO4)3F:Eu3+(Ln=La,Gd,Y)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Eu3+浓度以及基质组成的变化对NaLn4(SiO4)3F:Eu3+(Ln=La,Gd,Y)发光性能的影响.在394 nm激发下,荧光粉NaLa4-x(SiO4)3F: xEu3+中的Eu3+主要体现5D0→7F2(616 nm)和5D0→7F1(590 nm)跃迁发射,而且5D0→7F2和5 D0→7F1跃迁发射强度比例随Eu3+浓度的增大而变化,较低浓度时5 D0→7F1发射比5D0→7F2强,较高浓度时则刚好相反.在273 nm激发下,荧光粉NaLa3.9-yGdy(SiO4)3F:0.1Eu3+或NaLa3.9-zYz(SiO4)3F:0.1Eu3+中Eu3+的5 D0→7 F2 (616 nm)发射随掺杂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强,而5D0→7F1发射强度变化不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Eu3+浓度以及基质组成离子Gd3+或y3+浓度对5 D0→7F2和5D0→7F1发射强度加以调整,进而调整荧光粉的红光色度.

关键词: 氟氧化物基质 , Eu3+ , 红色荧光粉 , 高温固相合成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FeS2/VGCF的合成与电性能研究

刘玲 , 袁中直 , 邱彩霞 , 程思洁 , 刘金成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3076

以草酸亚铁(FeC2O4·2H2O)、硫粉(S)、气相生长的碳纤维(VGCF)为原料,通过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材料FeS2/VGCF.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循环等方法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二硫化亚铁材料呈条块状.在1.0~2.6 V(vs Li/Li+)电压范围内,以0.1C(1C=890 mA/g)倍率进行恒电流充放电,FeS2与FeS2/VGCF的放电容量分别为692、872 mAh/g,在0.5C倍率下,经过50、100、200次循环后纯FeS2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68、71、28 mAh/g,而FeS2/VGCF的放电比容量可分别保持在469、417、254 mAh/g,较之无VGCF修饰的FeS2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FeS2/VGCF , 固相法 , 倍率性能 , 循环性能

草酸前驱体法制备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Ni0.5Mn0.5O2

刘冬冬 , 徐守冬 , 史文静 , 王忠德 , 刘世斌 , 张鼎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草酸前驱体法和传统固相法分别合成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锰酸钠(NaNi0.5Mn0.5O2),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图谱(EIS)和循环伏安(CV)等测试方法,考察了两种材料在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用草酸前驱体法制备的材料为结晶良好的层状结构,无杂相存在,颗粒直径在1μm左右.在0.5C(60 mA·g-1)的倍率下,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3.8 V时,草酸前驱体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的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4 mAh·g-1和123.7 mAh·g-1,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58.3%和35.6%.基于工艺上的简单和有效特性,草酸前驱体法很有潜力作为规模制备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草酸前驱体法 , 固相法 , 镍锰酸钠

锂离子电池Li4Ti4.95Ce0.05O12负极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梅洁 , 朱宇 , 王琦 , 朱彦荣 , 诸荣孙 , 伊廷锋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5.00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4Ti5O12和Li4Ti4.95Ce0.05O12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研究样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图谱表明铈掺杂并没有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Li4Ti4.95 Ce0.05 O12样品具有更好的可逆性,铈的掺杂有利于锂离子的可逆脱嵌;微分电容曲线表明Li4Ti4.95Ce0.0 O12的充放电的峰电位值差比Li4Ti5O12小,说明前者具有更小的电化学极化;充放电测试表明,5C倍率充放电时,Li4Ti4.95 Ce0.05O12和Li4Ti5O12的可逆放电容量分别为120 mA h/g和80 mA·h/g左右,说明铈的掺杂提高了Li4Ti5O12材料的倍率容量和循环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高温固相法 , 电化学性能 , Li4Ti4.95Ce0.05O12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